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> 寶塔寺生活講座 「茶道與我」有約

心靈補給

字級

寶塔寺生活講座 「茶道與我」有約

【人間社 許慈珉 桃園報導】 2023-10-30
佛光山寶塔寺10月29日舉辦「茶道與我」生活講座,邀請政治大學教授傅琪貽主講,由國際佛光會大溪二分會、寶塔分會、復興分會承辦,一期一會,引領現場80位大眾進入茶文化藝術饗宴,反璞歸真。

寶塔寺住持永懺法師開場介紹與講師及講座因緣,並提到,品「茶」如果進入到專心一致裡面就有「道」了,如同打坐悟道一般。法師提到「茶道」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,所以我們要來找回中國老祖宗的智慧文化,讓東方文化再次發揚光大。

傅琪貽首先介紹並教導大眾如何品茶,從一開始的認識器具,介紹了解其特性及如何維護、清潔的方式等,席間並讓現場大眾實際體驗先吃茶點再品茶。講師說明「茶道」中使用的技巧,要如何細心有要領的泡好一杯茶,再好好享受一杯茶,講師從禮儀、技巧、態度、步驟的學習,來珍惜每一次的一期一會。

「茶道與佛教的關係」,傅琪貽提到,中國的飲茶文化很早期就傳到日本了,佛教的禪宗的傳播更影響日本整個東洋文化,從貴族階層到民眾間都影響甚深,更植入在每個人們的心中,從中了解人的一生,學習定心從容的態度、懂禮儀、悟人生。並感嘆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法師所說的,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從人我不計較懂欣賞彼此的好,才能將茶道精神延續與推廣。

傅琪貽也進一步說明茶道,其中的「和敬清寂」富有人生意涵與詩意,感受每個季節,要活在當下,更提到,日本武士間於茶室內撇開世俗一律休戰,此刻僅有品茗,品茶間一律將刀具放置門外,從武士道的發展了解,其歷史背景下,所教予一名武士應有的技能外,其內涵、風度,武士道其實是深受「禪宗」的思想與精神的融和。

傅琪貽並特別帶了二位茶道老師林慧宜、賴柔慈,現場實際做示範,並說明泡茶時將抹茶粉置入茶碗透過茶筅均衡攪拌混入空氣中,帶入活性,細緻的泡沫阻絕一些苦澀讓抹茶風味更柔順甘美,品茶時要先吃點心在喝茶,左手放掌右手轉杯二次,避開茶碗正面品茶,正面是與佛對飲,並於三口半內飲用畢。大眾在靜寂氛圍中拋開世俗包袱,細細品味茶與道的融合。
12345678910第1 / 52頁
追蹤我們